2016年度數據 我國?;穫}儲規模及管理現狀分析,未來倉庫將出現短缺情況
發布時間:2018-11-06
瀏覽量:
次
來源: 百度文庫
?;穫}儲規模及類型分析
由于?;穫}儲基礎建設投資大、技術門檻高、審批周期長、安全風險大等原因,?;穫}儲能力一直滯后于市場需求的步伐。
根據中物聯?;肺锪鞣謺{研了解到的情況,近幾年,雖然?;穫}庫儲存能力有所增加,每年大約增長6-7%,但仍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目前,我國約有各種類型的倉儲企業共5000家,?;穫}儲面積在1億平方米的規模,?;穫}儲需求則在1.3億平方米左右,供需缺口大約在30%以上,部分區域甚至更高,尤其是對?;犯叨藗}儲的需求缺口更大。
?;穫}儲發展的速度跟不上我國的石化產業增長迅速,再加上天津港"8.12"事故之后,各級政府對?;反鎯芾砀訃栏?,在倉儲建設審批、建設周期變長,嚴控或暫停了倉儲的增量,因此,也進一步加大了?;穫}儲供需缺口。
預計未來,?;穫}庫短缺情況,在短期內仍難以緩解。
從我國?;穫}儲能力分布看,我國東南沿海、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灣地區占我國?;瘜W倉儲業的70%以上,中西部地區不足30%,且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和能源產地,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點非常明顯。
我國?;穫}儲業,大型倉庫數量占30%,倉庫容積可達上萬平方米,多為大型石化企業自己建造;小型及以下倉庫數量占70%,但儲量僅占40%。
從倉儲類型上看,隨著我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加工量不斷增長,煤化工、天然氣、油頁巖化工發展速度加快,其產品多為液體和氣體,儲罐需求量不斷增加,2016年各類倉儲形式發展情況如下:
儲罐增幅約10%,立體倉庫增幅約5%,平倉出現5%的下降。
根據調研數據顯示,2016年各類型倉儲形式大致占比是:
儲罐約55%,立體倉約25%,平倉約15%,其他類型倉儲約5%。
?;穫}儲管理現狀分析
目前,我國?;穫}儲能力與滿足需求之間還有較大差距,更為嚴重的是倉儲管理水平落后,安全管理意識較差,導致事故頻發。尤其是一些中小倉庫,以及普遍存在的黑倉庫,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。
包括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》在內,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眾多規章制度,涉及?;瘜W生產、運輸、儲存、使用等各個環節,但重特大事仍然再三發生,這其中與倉儲能力跟不上?;沸袠I發展速度、設備簡陋、人員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夠等諸多因素相關。
整體而言,我國危險化學品倉儲業仍然未完全擺脫“小、散、亂、弱”的局面,企業數量多、規模小、布局分散,加之管理混亂、設備老化等。
其中,專業人才匱乏更是制約我國?;穫}儲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具體表現在高管人才不足、倉儲管理人員專業不對口、業務水平和技能地下。
安監部數據顯示,目前我國危險化學品倉儲業一線保管人員中,農民工占有33.57%的比例,他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,對專業知識、商品養護、科學管理知之更少,只能從事簡單的出入庫業務和裝卸搬運作業。
另據調查,有70-80%的一線保管員沒有進行過正規的職業技術培訓,只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簡單的崗前培訓或職業教育就上崗了。
此外,?;穫}庫選址阻力大、投資風險高也是制約我國?;穫}儲業發展的因素之一。
例如,?;穫}庫因其特殊性,存在較高安全風險,不少地方出于安全考慮不愿為?;穫}庫立項,選一個合適的地址成為很多倉儲企業的難題。
企業在選址上總不能一帆風順,這也造成了?;穫}庫建設緩慢。與普通倉庫相比,?;穫}庫防火、防爆等設施的安全等級高出很多,一般投資要高出30%~40%。
重點?;穫}儲基地及企業介紹
“十二五”期間,包括?;吩趦鹊幕@區成為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的亮點,尤其是2014年,發改委發布了《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》,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,化工園區成為化工項目建設與搬遷改造的主戰場。
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統計,截至2015年底,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和以石化、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達到502家,其中國家級47家、省級262家、地市級193家。
產值超千億的超大型園區有8家、產值500億—1000億元的大型園區有35家,100億—500億元的園區有129家。全國化工園區內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約為1.5萬家,企業入園率達到約51%。
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編制的《石化行業“十三五”發展指南》資料顯示,預計到2020年,我國將形成10個左右年產值超千億元的世界級化工園區。
未來,我國?;穫}儲業,必將向著規?;?、集約化、基地化的方向發展,并隨著化工企業“進園入區”,化工園區數量激增,園區將成為?;穬\、交易的重要載體。
由于?;穫}儲基礎建設投資大、技術門檻高、審批周期長、安全風險大等原因,?;穫}儲能力一直滯后于市場需求的步伐。
根據中物聯?;肺锪鞣謺{研了解到的情況,近幾年,雖然?;穫}庫儲存能力有所增加,每年大約增長6-7%,但仍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目前,我國約有各種類型的倉儲企業共5000家,?;穫}儲面積在1億平方米的規模,?;穫}儲需求則在1.3億平方米左右,供需缺口大約在30%以上,部分區域甚至更高,尤其是對?;犯叨藗}儲的需求缺口更大。
?;穫}儲發展的速度跟不上我國的石化產業增長迅速,再加上天津港"8.12"事故之后,各級政府對?;反鎯芾砀訃栏?,在倉儲建設審批、建設周期變長,嚴控或暫停了倉儲的增量,因此,也進一步加大了?;穫}儲供需缺口。
預計未來,?;穫}庫短缺情況,在短期內仍難以緩解。
從我國?;穫}儲能力分布看,我國東南沿海、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灣地區占我國?;瘜W倉儲業的70%以上,中西部地區不足30%,且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和能源產地,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點非常明顯。
我國?;穫}儲業,大型倉庫數量占30%,倉庫容積可達上萬平方米,多為大型石化企業自己建造;小型及以下倉庫數量占70%,但儲量僅占40%。
從倉儲類型上看,隨著我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加工量不斷增長,煤化工、天然氣、油頁巖化工發展速度加快,其產品多為液體和氣體,儲罐需求量不斷增加,2016年各類倉儲形式發展情況如下:
儲罐增幅約10%,立體倉庫增幅約5%,平倉出現5%的下降。
根據調研數據顯示,2016年各類型倉儲形式大致占比是:
儲罐約55%,立體倉約25%,平倉約15%,其他類型倉儲約5%。
?;穫}儲管理現狀分析
目前,我國?;穫}儲能力與滿足需求之間還有較大差距,更為嚴重的是倉儲管理水平落后,安全管理意識較差,導致事故頻發。尤其是一些中小倉庫,以及普遍存在的黑倉庫,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。
包括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》在內,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眾多規章制度,涉及?;瘜W生產、運輸、儲存、使用等各個環節,但重特大事仍然再三發生,這其中與倉儲能力跟不上?;沸袠I發展速度、設備簡陋、人員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夠等諸多因素相關。
整體而言,我國危險化學品倉儲業仍然未完全擺脫“小、散、亂、弱”的局面,企業數量多、規模小、布局分散,加之管理混亂、設備老化等。
其中,專業人才匱乏更是制約我國?;穫}儲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具體表現在高管人才不足、倉儲管理人員專業不對口、業務水平和技能地下。
安監部數據顯示,目前我國危險化學品倉儲業一線保管人員中,農民工占有33.57%的比例,他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,對專業知識、商品養護、科學管理知之更少,只能從事簡單的出入庫業務和裝卸搬運作業。
另據調查,有70-80%的一線保管員沒有進行過正規的職業技術培訓,只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簡單的崗前培訓或職業教育就上崗了。
此外,?;穫}庫選址阻力大、投資風險高也是制約我國?;穫}儲業發展的因素之一。
例如,?;穫}庫因其特殊性,存在較高安全風險,不少地方出于安全考慮不愿為?;穫}庫立項,選一個合適的地址成為很多倉儲企業的難題。
企業在選址上總不能一帆風順,這也造成了?;穫}庫建設緩慢。與普通倉庫相比,?;穫}庫防火、防爆等設施的安全等級高出很多,一般投資要高出30%~40%。
重點?;穫}儲基地及企業介紹
“十二五”期間,包括?;吩趦鹊幕@區成為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的亮點,尤其是2014年,發改委發布了《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》,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,化工園區成為化工項目建設與搬遷改造的主戰場。
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統計,截至2015年底,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和以石化、化工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達到502家,其中國家級47家、省級262家、地市級193家。
產值超千億的超大型園區有8家、產值500億—1000億元的大型園區有35家,100億—500億元的園區有129家。全國化工園區內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約為1.5萬家,企業入園率達到約51%。
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編制的《石化行業“十三五”發展指南》資料顯示,預計到2020年,我國將形成10個左右年產值超千億元的世界級化工園區。
未來,我國?;穫}儲業,必將向著規?;?、集約化、基地化的方向發展,并隨著化工企業“進園入區”,化工園區數量激增,園區將成為?;穬\、交易的重要載體。
分享到: